财经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创建青年学者互动、主编青年互动的新平台——

“全球化、大数据、新常态下的国家治理:全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学者研究思路论坛”于6月2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这是全国范围内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青年学者第一次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彼此进行切磋的论坛,也是全国学术名刊主编与青年学者第一次直接集体对话的论坛。 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和《学术月刊》联合主办,《管理世界》《财经研究》《法学》《社会》《复旦学报》(社科版)《社会科学》《探索与争鸣》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刊物共同协办。全国知名社科刊物、理论媒体和重要学术文摘二十多位主编,包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柯锦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主任武宝瑞、《高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姚申、《社会科学报》总编段钢、《解放日报》理论部副主任王多、《文汇报》理论部副主任杨逸淇、《管理世界》副主编尚增健、《复旦学报》主编汪涌豪、《学术月刊》总编金福林、《财经研究》副主编陆蓉、《社会科学》总编胡键、《法学》常务副主编马长山、《社会》主编肖瑛、《探索与争鸣》副主编叶祝弟、《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贾乐耀、《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李秀清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胡范铸、副主编付长珍、学报编辑部主任刘晓虹和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青年学者们出席了本次论坛。华东师大副校长汪荣明、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刘世军、教育部社科司代表田敬诚到会致辞,华东师大社科处处长顾红亮主持了开幕式。 本次论坛采取主编与青年学者直接对话的形式,围绕着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路径选择与方法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青年学者阐述研究思路与观点结论,针对青年学者提出的论题,主编们则从各自的专业角度与选文方式对青年学者的研究进行点评。有褒扬有批判,有解疑有交流,整整三场持续一整天的学术对话始终在平等积极的气氛中如火如荼地进行,并不断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 一 青年学者视域中的国家治理研究焦点问题 本次论坛中,青年学者积极关注国家治理中的焦点问题,如中国城镇化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社会冲突管理、中国梦传播的话语策略、企业工会维权、国家治理中的民族维度、人大预算监督等等。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陆海燕的报告《企业工会维权的困境、生成因素及破解路径》通过课题组对长三角在华跨国企业的实证分析得出,企业工会的维权职能得到一定的发挥,但受制于企业工会主席个人的能力、与上级党政的关系、企业管理方的手法意识和民主意识。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制度割裂、行政化色彩浓厚、保障缺乏以及制约机制缺位。它可以从企业工会的制度保障、推进工会民主、加大企业工会干部保障、协调四方关系、增强基层工会的竞争性等等方面加以改进。柯锦华指出我国工会与他国工会不同,是两个框架,需区别对待。胡范铸指出,今天工人阶级的命运是一个深刻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集团的分化,在现有工会之外是否还可以考虑其他形式的补充?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刘琪的报告《构建多民族共同体的“迪庆经验”——兼论国家治理的民族维度》结合多年的实地调查,对迪庆藏族自治州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与现实经验进行了总结性探讨,讨论了“迪庆经验”为我国国家治理的民族维度带来的启示。她认为是否取消民族类别与民族划分不是关键,而是应当脱去束缚在民族问题之上的“紧身衣”。在现代性的语境下,不应再将民族视为少数民族在身份认同上的唯一可能性,而是应当认识到“多重身份”与“多重认同”的可能。这种“多重认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民族争端,构建地方与国家层面的多民族共同体。主编们针对该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武宝瑞指出,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很大,如蒙古族从清代开始受满族影响,对汉族的认同度非常高,要针对不同民族有不同对策。贾乐耀指出少数民族个体与群体是不同的,在调查时注意不能混淆个体与群体性的差异。王多指出民族问题的核心往往是宗教问题,应加入宗教的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王逸帅在其《人大预算监督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基于省级改革实践的考察》报告中主要围绕现有研究较少关注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这一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是否以及如何更好地以法定预算监督权为切入口来推进国家治理展开研究。与预算监督力量较弱的全国人大相比,地方人大在近年来的预算监督改革中呈现出较好的态势。基于此,王选取国家治理纵向结构里处于中心地位的省级人大作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上下级的结合点、矛盾的汇集点及制度改革的融合点,经验可以上行下仿。而且,省级政权所具有的立法优势,可以从一开始为预算监督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就内容结构而言,本报告首先对预算、立法机构和国家治理的理论关联进行分析,从理念层面理剪清国家治理现代化图谱中人大预算监督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地的实证调研,着重分析改革年代以来人大进行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的预算监督制度创新实践,以及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从“理念—制度能力—权力结构—行动者”整合性纬度探讨以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完善助推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王逸帅认为人大预算监督的功能定位是以公共责任为导向的一体多元式治理,而人大预算与政府的透明度是相关的。李秀清指出,这里必须注意,很多人大代表看不懂预算,如何做到透明化?预算的数据从何而来?针对王逸帅的研究很多数据来自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调查,李秀清认为政府人员与人大代表的观点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还有待商榷。 二 青年与主编对话中的国家治理研究方法设计 学术研究中,研究目标与思路决定了研究方法的设计。在这样一个专业人文性学术期刊与青年学者的对话论坛中,主编们与青年学者在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卿石松的报告《就业质量视角下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基于2003—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不同维度(工作、住房、家庭)来合成生活满意度,并经验评估就业质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工作是获取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但深入分析发现,并非任意工作,而是只有高质量就业才能提升幸福感。其中,作为就业质量的总体评价指标,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而对工作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就业人员,其幸福感水平甚至低于无业人员。工作满意度对幸福感的影响,甚至大于人际关系、健康和住房等满意度对幸福感的作用。与主观就业质量评价的分析结果一致,在就业质量的客观指标方面,劳务派遣与零散工等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幸福感并没有高于没有工作的人。非正规就业通过降低工作满意度和收入公平感而对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陆蓉肯定了这个论题的价值与意义,但认为在工作这一维度应展开更为细致的研究,如除了稳定性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工作带来的幸福感。胡范铸指出“幸福”这类主观性比较强的词语应有自己的定义,如“人们希望获得的和达到愿望的可能性”可以来衡量幸福度,这样可以对期望类型进行分类,如职业的可发展性,再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设计研究方法可能会更为可观。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武建国在其《篇际互文性与中国梦传播的话语策略》中通过整合Bhatia(2010)的专业环境下话语实现的分析模式并结合Cap(2014)的趋近化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适合于本研究的分析模式。基于此,他的报告以南京彭宇案为案例展开研究,通过对法官判决书、记者报道、电视、网友评论、瞭望周刊报道等6种语境进行解读,交融后形成了篇际互文。武指出,篇际互文就是体裁的运用,通过对体裁、实践、文化的考察,可以分析其中的意识形态,以此来了解、研究篇际互文性作为话语策略在中国梦话语传播中的表现形式、语用功能以及运用该策略背后的价值趋近因素。他希望该研究能为话语策略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尝试,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篇际互文这一语言策略。汪涌豪肯定了该研究的价值与作者的学术能力,但他同时对作者运用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来进行中国梦的话语策略研究表示怀疑,他认为有时候讲话语策略不如分析行为规则。马长山从法律专业角度出发指出彭宇案的争议在于判决书的措辞有问题,他认为该报告没有涉及彭宇案的根本问题,即话语分析没有建立在判决话语的基础上。 曲阜师范大学的李培挺在《论新常态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历史变迁(1949—2014)机制研究》报告中基于中国当代历史(1949—2013)中城镇化推进中的路径变迁,对中国转型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横纵向的比较分析,得出作为大国的中国,在转型期市场与政府关系演变中推进城镇化以认知机制视角进行了由现象到政策再到理论本质的深度剖析。在当代中国历史变迁中,中国转型期推进城镇化的主导者仍是政府,其中中央政府要强化宏观调控力度,各级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选择合宜的本质性思维并积极配合技术导向型功能性思维和利益导向型功能性思维,以盘活公有制制度优势和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同时严重关切如何避免其劣势,就能更好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武宝瑞指出“历史变迁”与“机制研究”是两个研究方向,很难进行融合。柯锦华认为“新常态”只能在经济领域解读,不应扩大到其他领域。尚增健点评中指出该研究应考虑“城镇化”在“新常态”前后的差异,加入当今背景下的研究会更全面。 三 主编视域中的青年学者研究存在的问题 各位主编肯定了青年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中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对国家治理中的机遇与困难展开多角度的研究,但同时也指出了青年学者们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主编们不断强调做学术研究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术操作之外,还需要有社会关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的目的、目标。尚增健在点评时多次提到,学者研究国家治理的目的是什么?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实际意义,应着眼于现今的实际问题,需有更多切合实际的学术研究。柯锦华指出学术研究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考察问题,青年学者应多关注事关国家的重要问题。国外的理论与方法可以运用和借鉴,但要注意我们的社会体系、基本情况具有自己的特色。武宝瑞指出在学术研究中过于宏大的题目往往什么都研究不清楚,青年学者应注意从细处着手。汪涌豪指出学者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要有态度,要有判断,只有知识的梳理与介绍是不够的,学理展开之外还要有现实关怀。他还指出真正的好学问是至清至浅的,学问与人生相互关联,学者不应该把自己固化在精英化的话语之中,不可陷入数据和专业术语的堆砌中。叶祝弟指出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应具备问题意识、学术创新和现实关怀,同时学术研究还应该在某些方面譬如美学中发挥“心灵安顿”的作用。金福林指出学术研究中思路决定生路,研究需要找到真正的问题,没有思想的学术史无法传承的。 《学术月刊》主编金福林在闭幕式的发言中表示:这次论坛是一个新的尝试,是一次专业人文性学术期刊与青年学者的对话。他强调,在学术面前,没有年龄段的区分,人人平等。他希望能在“国家社科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学者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对话让大家的研究少走弯路,有更多的社会与现实关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胡范铸指出:学术刊物不仅是学术信息传播的平台,而且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成为推动学术共同体发展的动力。因此,关注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关注青年学者的成长,对于学术刊物来说便具有了特别的意义。他希望能够借助论坛这个平台,推动和促进青年学者与前辈学者、青年学者与刊物主编以及青年学者之间,以平等、积极的态度加强交流、深入对话、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