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西南财经大学坚持“四个聚焦” 打造财经专业课

西南财经大学立足财经特色,充分发挥课程集聚效应,注重顶层设计、特色凝聚、师资建设、学生主体,着力打造具有财经特色的思想政治示范课群。

注重顶层设计,构建“系统集成”长效工作机制。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形成了“党委领导、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学院负责、教师主体”的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格局。按照系统化、一体化的理念,建立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构建“课程思政云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打造一体化课程建立“基础、硕士、博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建立以《西南财经大学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计划》为主轴的“1+N”课程思想政治建设体系体系,将思想政治要素全面推进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教材、学生考核、监督评价,完善目标评价体系,明确要求各教学单位签订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协议,并将此项工作的有效性作为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提高思想政治内容在全员教学评价中的比重,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校内外联动,依托全国财经大学课程思想政治联盟、中国高校财经大学MOOC联盟等开展校际思想政治共建。校课程,实施校际课程思政共建,形成“目标导向+过程控制”“校际联动+校内协同”课程思想的长效工作机制。

突出特色,开展“金融品牌”专项建设行动。学校充分发挥“经济与管理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将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纳入“新金融”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金融品牌”课程思政专项建设,实施公共培育、专业深耕、实践 使能性、特色化、精准化的“四大课程思政群建设方案”,设置“一课一思政”、“一领域、一个特色”、“一学院、一品牌”课程思政项目,资助158个课程思政项目 其中,4门金融专业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思政示范课。探索经济学课程思政“五行”教学方式,创新管理类课程思政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建设金融“思政课五行资源库” “四合一”课程思想政治金融教育体系、创新国际经济与贸易“示范分支创新驱动”等金融专业课程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和良好推广价值。形成“巴掌教法”、“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小美午餐”等课程思想政治特色品牌。实施“经济与管理领先、科技攀登、繁荣法语”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指南规划,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立项,建设金融思想政治教学指南。金融、会计、统计等专业课程,经济与管理编纂 学科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已建成“新金融视野下爱国情怀”系列资源库,为兄弟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有效参考。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德行双馨”名师教书育人。以成为“先生”为目标塑造学生品德品位,构建分层教师培养发展体系,加强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技能培训,实施“看”优秀课示范和“听”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规划了理论讲授、“实践”教学技巧、“诊断”教学问题、“改革”教学范式等五门课程。开展教师微教学诊断,构建微教学练习-教学诊断-课堂实战-教学沙龙相结合的个性化能力培养,打造体验型、实践型课程思政工作坊。连续开展三期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竞赛,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党史融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竞赛。坚持组织教师结合政治理论学习开展集体备课,选拔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开展“知天下”等社会实践培训,使教师树立牢固的思想政治意识在了解国情、世界国情和社会国情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水平。突出示范带动,选拔一批潜心教书育人的优秀思想政治教师,组建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学团队,推荐思想政治教学名师开展直播课.依托全国财经课程思政联盟等平台,开展经验交流。目前,学校有14门思政案例在线课程,4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队伍,2个省级思政示范队伍,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成绩突出。

关注学生主体,打造“双向反馈”课堂教学模式。坚持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创新形式,增强学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探索课程思想政治、教与学方式的逆转、转变发挥师生作用,推动学生上平台讲授思想政治活动。 “课程思政”竞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积极探索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在充当观众和评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了解学生思维和认知的基础上,汲取新的灵感。选拔优秀大学生组建财经类专业思想政治“学生宣讲团”,在社区、街道、乡村开展专题宣讲,全面推进学生从“我听”到“我说”的转变”。线上线下结合,突出课程思想政治金融特色,利用主流网络媒体平台搭建师生思想政治课讲授“云课程”,记录学生思想政治课和政治微视频。学校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就是背景。由在校学生拍摄的课程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微电影《济济民生,勤奋为民》已在“学强国”平台上线。注重第二课堂建设,依托全国高校实践教育、创新创业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深入开展面向学生的金融课程思政特色项目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新时代的变化,认清自己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