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资管新规过渡期余下不足半年 个别银行理财产品

记者刘梦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披露,一季度,理财业务投诉比上季度增长35.1%,居各类投诉业务首位,主要国家理财投诉-自有银行增加了 60% 以上。

具体来看,2021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受理和转发的银行业消费者投诉中,理财业务投诉4510件,环比增加35.1件。 %,占投诉总数的 5.8%。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中,理财业务投诉2926件,比上月增长62.4%,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1.7%;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理财业务投诉899件。环比增长17.2%,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2.8%。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财业务投诉量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在理财服务投诉方面位居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名。

招商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后的最后一年。银行理财要加快转型创新,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促进理财业务稳健做大。

新业务的快速扩张

违规事件频发

《证券日报》记者以“银行融资”为关键词,搜索了7月14日黑猫投诉的2187条消费者投诉。主要投诉包括:以理财为名诱导购买保险、低风险金融产品负收益、虚假承诺收益率等。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银行理财业务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7月12日,某大型国有银行上海分行被上海市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共计罚款370万元。违法违规行为主要有四种。其中之一是部分理财业务在销售管理中严重违反审慎行为。操作规则。 1月8日,银保监会同时发布20余项行政处罚决定,多家银行受到处罚。处罚的原因包括金融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对非保本金融产品的保本承诺问题。

谈到理财业务的投诉,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理财业务越来越受到银行的关注,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务管理。业务手续费及相关代理业务手续费狂涨的现象并不少见,代销违规行为更为频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银行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为了追求产品销售,夸大预期收益而忽略预期风险,或忽略潜在理财产品的投资内容。信息不对称最终会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这可能会加剧投诉。

据了解,《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1年底结束。资管新规临近,相应金融业务转型压力不小。新业务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和管理混乱。”陶晋进一步解释道。

距离过渡期还有不到半年

金融机构需加快整改进程

资管新规过渡期不到半年。金融机构的改善情况如何?潘鹤林表示,总体而言,金融机构账户分离、自营资管分离、机构分离、产品体系分离、客户分层都在推进。但个别银行在此过程中重形式轻实质,只分离形式。从本质上讲,银行信贷仍然是作为理财产品的担保。

近年来,银行理财逐渐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产品净值会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同时,产品运营模式也由原来的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或定期开放式,可随时兑换。对于投资者来说,“破赎”不再是一句口号。

不过,有投资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他们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净值产品。虽然理财经理会提示投资风险,最终收益是根据产品到期净值来计算的,但很多理财经理用“过往产品不低于给出的预期收益”等词来促进销售,导致一些投资者误解。

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4月公布的资管新规为资产管理业务包括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制定了原则和方向。资管新规公布后,新财务管理规定、《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制度措施陆续出台。今年5月,《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销售新规)公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制度体系得到了完善。同时,商业银行纷纷设立理财子公司,外资机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纷纷开业,理财业务的专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资产管理市场长期不发达,理财公司刚刚起步,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有待提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者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董希淼说道。

更多信息或合作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