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平安理财新资管驶入"动车道"

□本报实习记者 许予朋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平安理财面临着新产品“上量”,做强资管类产品的挑战。如何发挥好理财子公司的牌照优势,对于公司的投研能力、科技能力、运营能力均是考验。

成立之初,平安理财提出要成为“科技型资产管理机构”和“全品类开放式理财平台”。“银行理财子公司才刚刚起步,还处在一个投入期。在能力建设过程中,科技与业务不能脱节。业务到哪里,科技就与它形影相伴,节奏把握很重要。”近日,平安理财首席信息官封群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说。

成立于2020年8月的平安理财正在跑步进入下一阶段:自开业以来,平安理财制度建设、人才建设基本健全,新、老理财产品的升级换挡也在稳妥、迅速推进。平安银行年报显示,2020年12月末,平安理财总资产54.3亿元,净资产51.71亿元;2020年实现净利润1.65亿元。

李月敏/制图

从“火车道”切换“动车道”

“资管新规”出台之后,与大部分同业一样,平安银行资管部实行轻量化运作,将主要的产品委托给旗下全资控股的理财子公司——平安理财管理,加速存量产品迁徙。目前,母行主要承担老产品的压降工作,平安理财则是开发净值型新产品的主力。

据封群介绍,在技术驱动方面,公司决定,老资管产品用老系统,不做大折腾;新主体理财产品重新构建新系统。“平安理财做了新老划断权宜选择,我们不想在‘绿皮火车'上面做太大的改动,保生产为主,因为随着时间演进它终会消亡;新主体的业务就在新的‘动车'体系上去翻新构建,高速行驶中快速迭代,长出来,保生产同时要达到趋势性领先。两套系统并行运作,未来老的业务终止,老系统也就停止运作了,只有数据留存下来。”

不过“新老划断”并非意味着全然摒弃母行已然成熟的应用。比如在风控领域,为了尽快实现全品类业务投前、投中、投后全覆盖,平安理财首先选择轻量化复制母行的风控系统用于业务上,再逐步基于资管业务模式与具体需求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迭代。

“风控是动态的。我们每年会根据宏观形势及整个市场的情况定出今年的风险策略偏好。结合监管要求与产品设计,业务与风控人员一旦有想法了,我们的系统可以提供一些场景模拟试算,从资产端到产品端给相关决策分析提供一些辅助支持。”封群介绍。

目前,平安银行做强“新资管”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年报显示,2020年末,平安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6481.85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9.8%,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80.2%,占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提升至71.5%。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该行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介绍,平安银行针对非标理财,已提前一年完成了三大动作:基本全额回表,实现足额拨备,基本完成核销。

用开放的系统带动投研能力建设

自去年筹建开业至今年一季度,平安理财科技系统覆盖率从15%升至65%,预计明年将实现全覆盖。“我们的资产品类和产品品类都增多了,业务布局和科技赋能也获得了很好的阶段性市场验证。接下来就是怎么持续支持业务做大做深做稳的问题。”封群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业务发展,在依托平安集团和平安银行科技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平安理财制定了科技系统设计思路五个关键词:松耦合、轻量化、开放式、自主可控、持续迭代。这既是对平安集团科技基因的延续,也是为了快速整合调用资源、提升投研投资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想要建立争领先的科技能力,设计理念思路与实施路径很关键。“原有系统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应用系统耦合程度较高,系统前台与后台黏合过紧密,系统迭代难度大且很缓慢。”封群称,对生产线上的系统进行“解耦”是一个“庖丁解牛”的过程,需要对底层技术、应用架构模块、数据架构相当熟知和把握,也对业务的现在与未来有很深的理解和趋势洞察。

设计思路中提出的“轻量化”与“开放式”具有相同的内在逻辑:要将市场上及平安集团内部最好的应用子系统、模块、组合进行优选和调动,为我所用。封群认为,“轻量化”就是将内、外部一些好的模块进行一个积木式的搭建。其中有的模块由平安理财科技团队自主研发,有的来自于内外部合作伙伴,尽量做到快、准、轻、稳,短期速赢和长期稳赢平衡考虑。平安理财整体系统架构的松耦合是一个关键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