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人民e财经》:“十四五”,许我们一个更美的

嘉宾:凌江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一级巡视员
徐华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连线嘉宾:武钢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孙秀艳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人民网强国论坛部、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联合打造的新媒体访谈栏目——《人民e财经》。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十四五”,许我们一个更美的中国。

大家知道,去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这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其实不用看数据,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环境质量的变化。凌司长您作为长期从事环境管理的专业人士,对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感受?

凌江:“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都完成得比较好,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下降,环境质量明显好转,老百姓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明显增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亮色,成绩是比较大的。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这样的变化。与过去比,我们的环境质量改善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不一样,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的,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主持人:过去五年,节能降耗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徐主任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节能减碳方面“十三五”时期取得了哪些进步?

徐华清:“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降碳工作高度重视,从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手段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各项政策和行动,进展和成效也是相当明显的。举个数据,我们原来能源消费总量的目标控制在50亿吨标煤以内,实际消费49.8亿吨。

节能降耗、提高能源效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初步核算累计下降18.8%,提前完成了“十三五”约束性目标。

主持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期待。中央在2035年远景目标的描绘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广泛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其实这个目标还是蛮高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是不是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凌江:现在污染防治攻坚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的。从现在的环境形势来看,传统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仍然突出。

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仍然存在。全球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面临的紧迫任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继续深入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所谓深入,就是在发展方式转变上要有新突破,在减污降碳上要有新举措,在污染防治攻坚上要有新作为。总体上讲,生态环境保护就是要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安全。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要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生态环境获得感。要以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这些努力,持续改善环境,为美丽中国建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去年,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目标?

徐华清:提出这样一个目标,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从全球角度来看,全球的碳排放格局变换之快前所未有,全球绿色、低碳、转型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以前我们都想象不到煤电会慢慢退出来,传统的燃油车会淘汰。

主持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首先要做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减污降碳怎么协同?

凌江:污染排放和碳排放是有关联的,和能源的使用密切相关。如果全社会的能源总量能够控制住,那么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就能控制住;如果碳排放量能降低,那么污染物排放量也就能降低,本身就是协同的。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就会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