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创建青年学者互动主编青年互动的新平台全国国

“全球化、大数据、新常态下的国家治理:全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学者研究思路论坛”于6月2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这是全国范围内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青年学者第一次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彼此进行切磋的论坛,也是全国学术名刊主编与青年学者第一次直接集体对话的论坛。

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和《学术月刊》联合主办,《管理世界》《财经研究》《法学》《社会》《复旦学报》(社科版)《社会科学》《探索与争鸣》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刊物共同协办。全国知名社科刊物、理论媒体和重要学术文摘二十多位主编,包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柯锦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主任武宝瑞、《高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姚申、《社会科学报》总编段钢、《解放日报》理论部副主任王多、《文汇报》理论部副主任杨逸淇、《管理世界》副主编尚增健、《复旦学报》主编汪涌豪、《学术月刊》总编金福林、《财经研究》副主编陆蓉、《社会科学》总编胡键、《法学》常务副主编马长山、《社会》主编肖瑛、《探索与争鸣》副主编叶祝弟、《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贾乐耀、《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李秀清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胡范铸、副主编付长珍、学报编辑部主任刘晓虹和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青年学者们出席了本次论坛。华东师大副校长汪荣明、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刘世军、教育部社科司代表田敬诚到会致辞,华东师大社科处处长顾红亮主持了开幕式。

本次论坛采取主编与青年学者直接对话的形式,围绕着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路径选择与方法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青年学者阐述研究思路与观点结论,针对青年学者提出的论题,主编们则从各自的专业角度与选文方式对青年学者的研究进行点评。有褒扬有批判,有解疑有交流,整整三场持续一整天的学术对话始终在平等积极的气氛中如火如荼地进行,并不断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

一 青年学者视域中的国家治理研究焦点问题

本次论坛中,青年学者积极关注国家治理中的焦点问题,如中国城镇化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社会冲突管理、中国梦传播的话语策略、企业工会维权、国家治理中的民族维度、人大预算监督等等。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陆海燕的报告《企业工会维权的困境、生成因素及破解路径》通过课题组对长三角在华跨国企业的实证分析得出,企业工会的维权职能得到一定的发挥,但受制于企业工会主席个人的能力、与上级党政的关系、企业管理方的手法意识和民主意识。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制度割裂、行政化色彩浓厚、保障缺乏以及制约机制缺位。它可以从企业工会的制度保障、推进工会民主、加大企业工会干部保障、协调四方关系、增强基层工会的竞争性等等方面加以改进。柯锦华指出我国工会与他国工会不同,是两个框架,需区别对待。胡范铸指出,今天工人阶级的命运是一个深刻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集团的分化,在现有工会之外是否还可以考虑其他形式的补充?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刘琪的报告《构建多民族共同体的“迪庆经验”——兼论国家治理的民族维度》结合多年的实地调查,对迪庆藏族自治州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与现实经验进行了总结性探讨,讨论了“迪庆经验”为我国国家治理的民族维度带来的启示。她认为是否取消民族类别与民族划分不是关键,而是应当脱去束缚在民族问题之上的“紧身衣”。在现代性的语境下,不应再将民族视为少数民族在身份认同上的唯一可能性,而是应当认识到“多重身份”与“多重认同”的可能。这种“多重认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民族争端,构建地方与国家层面的多民族共同体。主编们针对该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武宝瑞指出,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很大,如蒙古族从清代开始受满族影响,对汉族的认同度非常高,要针对不同民族有不同对策。贾乐耀指出少数民族个体与群体是不同的,在调查时注意不能混淆个体与群体性的差异。王多指出民族问题的核心往往是宗教问题,应加入宗教的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王逸帅在其《人大预算监督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基于省级改革实践的考察》报告中主要围绕现有研究较少关注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这一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是否以及如何更好地以法定预算监督权为切入口来推进国家治理展开研究。与预算监督力量较弱的全国人大相比,地方人大在近年来的预算监督改革中呈现出较好的态势。基于此,王选取国家治理纵向结构里处于中心地位的省级人大作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上下级的结合点、矛盾的汇集点及制度改革的融合点,经验可以上行下仿。而且,省级政权所具有的立法优势,可以从一开始为预算监督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就内容结构而言,本报告首先对预算、立法机构和国家治理的理论关联进行分析,从理念层面理剪清国家治理现代化图谱中人大预算监督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地的实证调研,着重分析改革年代以来人大进行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的预算监督制度创新实践,以及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从“理念—制度能力—权力结构—行动者”整合性纬度探讨以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完善助推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王逸帅认为人大预算监督的功能定位是以公共责任为导向的一体多元式治理,而人大预算与政府的透明度是相关的。李秀清指出,这里必须注意,很多人大代表看不懂预算,如何做到透明化?预算的数据从何而来?针对王逸帅的研究很多数据来自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调查,李秀清认为政府人员与人大代表的观点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还有待商榷。